摘要: 有这么一个女孩,非常懂事,从小就是爸爸妈妈的乖孩子,基本上妈妈说什么她就听什么。到了初中,这妈妈突然就感觉不对劲儿了,她发现...
有这么一个女孩,非常懂事,从小就是爸爸妈妈的乖孩子,基本上妈妈说什么她就听什么。到了初中,这妈妈突然就感觉不对劲儿了,她发现这孩子不听话不说,还事儿事儿跟她对着干,喜欢戴那个特扎眼的假发,画浓妆,而且这个妈妈还从孩子的书包里发现了烟,打火机什么的。这妈妈一下就受不了了,整天被搞得很是焦虑,她自己琢磨,就算是青春期也没这样的吧?我这孩子这到底是怎么了,这跟以前怎么整个是俩人呢?
到了青春期呀,很多乖孩子,他变得不乖了。这个现象一点都不少见,那怎么会是这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孩子他是怎么养成的。我们都知道这个婴儿在刚一出生的时候,他的生活是完全由养育者来照料的,当然这个养育者一般情况下是妈妈。在妈妈的照料过程当中,这婴儿就慢慢的建立起对自己生存环境的一个感知。这个环境是个什么样的?他对于我是不是充满了支持性的?这里说的这个支持性就是能够比较好的满足一个小婴儿的基本需求。这个基本需求除了吃喝拉撒睡,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一个全能状态。我想当妈妈的一般都能领教到这个状态他的厉害。他会经常把我们搞得精疲力尽,但是大多数妈妈都能够拿出一份为母则刚的气力来,去尽量的满足和适应小婴儿这种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是无所不能这种全能感。而且这种满足对孩子以后的身心发育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母亲对婴儿的一个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显得非常关键。
也有的妈妈呢在这个阶段,她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操作,比如说有的妈妈在孩子还不到一百天的时候,她会尝试晚上起来给孩子把尿,她的用意也是想帮孩子建立一个好的习惯,但是她忽略了一点,首先这婴儿的括约肌功能还没有发育,再者,婴儿现在的需求是什么呀,是呼呼大睡。婴儿这个需求呢,这个妈妈也没能给到,婴儿他又没有这个能力去反抗母亲,他可能会反抗这么两下,然后头一歪随你吧。这种情况下,这个母亲所给予的就完全不是这个婴儿想要的,那也就意味着什么呀?意味着这个母亲她把自己的意愿给强行的植入到了小婴儿的体验当中。你想睡那不行,你得听我的。一个母亲,你给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养育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孩子在未来他会去如何感受他的生存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在婴儿期,母亲就是孩子全部世界,一个婴儿,他对自己母亲的体验,正是他对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的体验。如果在母亲提供的这个环境里,让这个孩子充满了被动的体验,那这个孩子他就会感受到这个世界它是不会满足我的,而我又是无力的,我改变不了,那我只能选择忍受。一旦孩子产生了这样的一个心理体验,他就会对外界表达出过度的顺从。那这个顺从是他自己想要的吗?当然不是,是因屈服而不得不去顺从。这时候这个孩子在行为层面上就开始有了乖的一面,这样的孩子呢随着他慢慢长大,他就会习惯于给自己的妈妈做乖孩子。比如说放学了,这个孩子特别想出去跟小朋友一起玩,妈妈说乖,咱不去,外边儿冷。我们说这个孩子他自己想不想去呀,他当然是想去的,但是在妈妈和这个孩子的互动关系当中,妈妈的意愿总是占据上风,她总能把孩子的意愿给灭掉。妈妈口中的一个乖字,就成了这个孩子的行为标准了。这孩子你自己再有想法,你也得忍住,因为我是个乖孩子,我必须要按照爸爸妈妈的要求去做。这种状态呢会让孩子的发展很受限,慢慢的,这个孩子,他对自个儿想做点什么,都不会有想法了,生活当中他会表现的很被动,没主意,你说这孩子他真的就没有自己的一个内在需求了吗?他当然会有,只不过这个需求被严重抑制了。这个孩子内在逻辑就变成了我是乖孩子嘛,我哪能有我自己。所以我们看其实很多关爱孩子,他都是过度的牺牲了自己的意愿,而且满足了父母的意愿而已,这做父母的还特别享受这一点,他很高兴逢人便夸你看我们家孩子多懂事儿啊,跟个小大人似的,特别听话。其实你仔细想一想,这个当妈的他老是夸这个孩子懂事儿。他在另外的一个心理层面呢,对孩子有着一个很强势的表达,你是一个当孩子的,你听我的就行了,无论是什么事情,你都得自己压着点儿,我这当妈的可得说了算。这种情况下,这孩子他可不叫懂事儿啊,他这叫耐受,他得憋着忍着,他不敢反抗你,所以他不得不让着你这个当妈的而已。人家孩子顺着你,你就给人家好气儿,人家孩子一个不顺着你,你这叫火冒三丈,你看你这个奖惩机制都给人孩子这么玩,人家哪敢惹你呀,只能乖乖的接受你的控制呗。
可是我们要知道,当一个孩子他的那个外在表现出来的这个行为状态和他内在的需求不一致的时候,这孩子从心理上可就进入了一种冲突的状态,你让一个孩子过度的牺牲这个自我意愿,过度的去顺从你,那这个孩子会非常的累,有一天他真的承受不了了,这问题可就来了。记不记得有一句老话说的是,七岁八岁讨人嫌,一个孩子在这个发育阶段呀,他就得做出很多讨嫌的行为,讨嫌的表现,这是他的一个天性所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你非得让他那么懂事,干嘛呀?如果你说那不行,我就非得把它弄得服服帖帖的,那你这个做法本身就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个孩子的发育需求。假如一个孩子他在每一个发育阶段啊,他的那个阶段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关照,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一旦到了青春期,他这个逆反的表现啊就会更加的强烈你有多么强烈的压制,他就会产生多么强烈的反弹。
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个乖女孩儿,很可能就是处于这种情况。其实这个女孩她的行为方式就非常有意思,青春期的孩子他都是很有力量感的,这个乖女孩,她的这个力量感体现在哪儿?你看她能把她和她妈的关系完全给倒转过来,这个妈妈以前对他的那种强加,比如说什么事儿不行,得我说了算,这个状况让她给完全翻个儿了,你当妈的想让我做什么,我偏不,我专门干那些你不愿意的事儿。现在我们看到了吧,这个妈妈她当年给女儿的,现在让这个女儿给全部奉还了。现在有一句话在这个父母群体里啊是非常流行的,叫做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什么叫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啊?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当你觉得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你不要把这个眼睛死盯在孩子身上找原因,怎么回事儿啊,怎么回事儿啊?你要把这个目光往自己身上拉,所有孩子身上呈现的问题根源都要从父母自身去找。(本号内容均无任何实际指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