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妈妈也有着类似的困惑,我请问了她这样几个问题:
我问:“你的孩子玩手机影响她正常上学吗?”
她说:“不影响。”
我问:“影响到她的一日三餐了吗?她不吃不喝光玩手机?”
她说:“也不影响,一天三顿饭她该吃吃。”
我问:“那影响她睡眠了吗?晚上不睡觉玩手机?”
她说:“好像也没有怎么影响吧,每天早晨都能按时起床。”
我问:“那你觉得她的学习受到影响了吗?”
她说:“倒也没觉得,反正她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不上不下的。”
我就问她“那你担心的是什么?”她说:“她老这么玩下去,那不就成网瘾了,到时候上不了学可就麻烦了,我得管呐,不能老是这样下去”我又跟她说:“听你这么说,你女儿对手机的使用,好像在时间上显得是多了点儿。但是这种情况也还好,并没有影响到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人家该上学上学,该吃饭吃饭,其实让你担心的不是你女儿,这个状况本身是你认为她这样下去会成为网瘾,真正让你感到担心的是你自己的这个想法,对吗?”这个妈妈想想好像是吧,我又问她,那你有办法让这个孩子跟手机断开吗?不再碰手机了,这样你也就不用担心了。她说那好像也很难,做不吧。那这个孩子怎么样使用她的手机才让你不会感到担心?按照我说的时间,每天玩三十分钟,周六周日玩一个小时。可是我试了不行,到点之后,她根本就下不了线,老给你拖着,一次十分钟,一次二十分钟,反正就是不结束,我真是没法给她好气,后来我就干脆不管她了,没法管了。
近几年来,我一直在初中学校给学生们做心理课程的一个教学实践。我发现初中的孩子没有手机的很少,但是对于他们如何使用手机,家长和孩子很难达成一个一致的意见,而且往往容易产生争执。比如刚才那个妈妈就丢盔卸甲,败下阵来,现在这个手机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标配了。我本来是一个不喜欢手机的人,现在我都越来越觉得,真的是离不开手机了。但是我也能理解这个父母给孩子配手机的时候,他的那种纠结,我们在享受着网络便利的同时,我们也承受着很大的不确定感。谁都不知道网络会把人类的生活带向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去。当我们把手机交到孩子手里的时候,这种不确定性带给我们的这种干扰体验会更加强烈。就好像这孩子一碰手机,他就有这个成瘾的危险,看家长们各种提心吊胆都来了,弄得孩子在家长面前用个手机跟做贼似的,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但凡那些网络成瘾的孩子,他的成瘾行为都是有一定的背景的。比如说这个父母常年关系不和,甚至是敌对仇视父母,都活在各自的情绪里,活在各自的需求里。这孩子从心理上谁也够不着的,他感到非常的不安全。所以孩子往往会一头扎进这个网络世界里,至少这里能让自己感觉好受一点。
再有,有的家庭,有这个父母的角色,但是父母的功能却不够好。孩子从他这里得不到理解,得不到支持,得不到那个被保护的感觉,这样的父母会表现的很严苛,对孩子是拒绝的,他让孩子无法靠近。比如说有个孩子,他在外边儿跟同学打架了,回到家里父母连原因都不问,一听说打架了,劈头盖脸不分青红皂白,又是一顿痛斥,父母的这种做法让孩子感到多绝望,现实这么冷,孩子只能往网络世界里逃。
再有一种比较典型的情况就是父母本身就有成瘾行为。家里的爸爸一天不喝酒,他这一天就没法过,他本身就有酒瘾,妈妈天天泡麻将馆,她不去打这个麻将,她就变得六神无主,这是很明显的毒瘾。孩子一看,你们都很善用这种方式来寻找快乐,那我也给咱来个网瘾,你看我们的孩子他总是会用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忠诚。当然这网瘾的成因并不止这三种,只不过这三种情形,它会更多见一些。这个成瘾,它也不是说一下子的事,总是要有一个过程。家长朋友多给孩子一些关注,看这孩子有没有逃学旷课的情况,有没有说晚上不睡觉,偷着玩游戏玩手机的,他这一日三餐都顾不上吃了,而且这个学习成绩明显的下滑。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迹象了,我们及时帮助孩子做出调整,一切也都还是可控的。如果说孩子就是在用手机,但是也没有为此影响到人家什么,可你会担心,这样下去行吗?这得成网瘾吧,这个不行,越想越可怕。那这个焦虑情绪可就是你自己的,你需要把这个情绪放在你自己这里来处理。如果你把它投射到这个孩子身上去,你借着孩子玩手机这个事儿来处理自己的这个焦虑体验,整天让人家顶着一个准网瘾的帽子,那人家谁干呢?人家孩子不认账,我这用的手机我就是网瘾啦,我这不好好的吗?哪有你说那么严重,别一天没事找事,人家孩子没有认同你这个投射,这样你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就紧张了。你越说我,我就越不听你的,你不是不信任我吗?你不是老瞎嘚嘚吗?行,那咱就对着来,比如说孩子自己在家,他并没有看手机,结果一听你开门的声音,立马把手机拿出来,当着你的面儿开始鼓捣,我就做样子给你看怎么样。一旦你和孩子陷入这种争端,很多事情就不好办了,那关系就僵住了。
谈到对这个孩子手机使用的管理上,很多家长会陷入一个误区,我该怎么管这个孩子呢?就像我们开篇提到的那位家长那样,我就纳了闷了,我怎么就管不了他了。其实你想管什么?你让孩子完全听你的?你这个管法里更多的是你想控制这个孩,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显得不再适用了。
我们在给学生做自我管理训练的时候,会涉及到对手机的管理,这个问题从学生们实际呈现出来的情形看,家长们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那真叫五花八门。有的家长这么跟孩子说,你不是喜欢那什么吗?你要是不玩手机了,我就买给你,或者说哎你不是老想去哪儿玩吗?你要是不玩手机了,我就带你去,你这叫什么,你这叫贿赂。说白了它无非就是一个条件交换嘛,这个办法是不能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管理意识的。还有同学说了,我玩手机也得看我妈的情绪,只要我妈情绪好,我玩好几个小时都不管我,要是我妈情绪不好,我哪怕是刚写完作业,拿起手机来,只要让她一看见,她立马就会冲上来给我嚷嚷,你看这样的妈妈,她用情绪去管理孩子的行为,她自身的情绪管理水平还这样,你让孩子跟她学习自我管理,恐怕也是不可能的。还有的妈妈是干脆把手机给你没收了,藏起来。其实你这么干,就表现出你对孩子是绝对的不信任,这只能增加孩子的逆反。
有的孩子觉得你不是给我藏手机吗?行,我拿我的相机跟同学换手机玩。而且到了周六周日,他骗爹妈,我们都有事情,他自己在外边玩上一天才回家。如果家长不能够信任孩子,那就等于是助长孩子去做出更加让你不信任的行为来。还有的家长就更有意思了,天天自己抱个手机玩了个不亦乐乎,还冲着孩子喊,你别玩了,这孩子心里不服,还管我,我就不学。以上这些家长的做法,都不能帮助孩子养成很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说到底孩子对手机的管理,那是孩子自己应该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在这个问题上,家长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主导者的位置上,你只不过是起到一个协助和监督的作用。你的任务就是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起使用手机的好习惯。就像开篇时的那位家长,你给孩子定出那个使用手机的计划,那不行,孩子会觉得你都不拿我当回事,他肯定不让你的计划成功,因为他得让你知道他长大了,他有力量跟你对抗了。所以在帮孩子制定手机使用规则的时候,你得邀请他一起来,这样也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进行一下自我约束能力的一个体验。当然制定这个规则并不难,最关键的是如何执行这个对我们家长的功力可是一个考验。
在这个环节上,有很多家长都被弄得灰头土脸,甚至可以说是狼狈不堪。我们来看,比如说这妈咪看到了该结束的时间了,可是这孩子根本没有下来的意思,这妈妈就发话了,到点了,这孩子还是不动,妈妈又说了,该下来了,这孩子嘴里答应一声,手上还是不停。这妈妈急了,怎么还不下来,你怎么回事?大男子汉说话不算数,你不懂,我现在下不来,再玩十分钟,你看孩子开始跟妈妈耍赖,妈咪听就十分钟,最后还是妈妈让步了,答应孩子延长十分钟。我们可不要小看这十分钟,这个妈妈让这一步就意味着她取消了规则对孩子的约束力,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她给予了认同。孩子一看,我妈牛,她可以干掉规则,规则在我妈这可以照样不算数,我妈说了算。看这个妈妈的做法,实际上她是把自己完全的凌驾于规则之上了。要知道这个规则的约束力,它来自于规则本身。你当妈的都可以拿这个规则不当回事儿,你再骂孩子,说话不算数,你说是谁给了这个孩子说话不算数的权利,是你自己。很多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呐,不听话,恐怕这个原因就在于此吧。你当家长的废掉了规则对孩子的约束力,你想用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约束他。你把自己看得也太神通了,正所谓没有规矩是不成方圆的。
有的父母就能给予规则一个充分的尊重,你看他会这么做,他一看表还差十分钟到点,他会提前告诉孩子在过程中结束,时间到了。如果孩子还坐在那儿,他二话不说,你下不来,我来替你下,父母在干嘛?这个父母在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规则对父母也是有约束力的,规则它就是规则,我们在规则面前也是毫无权利可言的。父母可能会拔掉电源,收回孩子的手机。当父母这么做的时候,它代表的并不是他个人的一个意愿,这里边有一个规则的力量,父母也不过是在遵循规则行事。我们都知道家长对孩子最好的一个态度就是坚定而平和。这个坚定就是你使用规则的框架来规范孩子的行为的一个状态。当你尊重了规则的力量,你是不需要个人意愿介入的,自然你就会处于平和之中。(本号内容均无任何实际指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