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让孩子考个好大学

发布时间:2022-08-01 09:25:00      
摘要: 我是普通院校毕业,工作十几年,在单位我吃尽了学历不够的亏。晋升,职称,涨工资,好像什么好事儿都躲着我。反正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是普通院校毕业,工作十几年,在单位我吃尽了学历不够的亏。晋升,职称,涨工资,好像什么好事儿都躲着我。反正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是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还继续走我的弯路,步我的后尘。所以从小我就告诉他,一定要考进名校,这样在社会上才能吃得开。有一次孩子没考好,我又把他给数落了一顿,孩子就跟我急了,冲我嚷嚷,你以后少把你的愿望强加给我,我就不上名校。我一下子懵了,这孩子刚上初中就敢这么怼我,再说了,让他考名校,我又错哪儿了?
       想让孩子上名校,这个想法本身一点错都没有。就好比有些家长他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当个老板,当个明星,当个外交官那样,这些期待也都很美好。但关键是你怎么让他当上,怎么让他成为那样的人。
       其实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超越自己,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有的父母能够把自己对孩子的期待调整到一个比较现实的水平。他不会因为别的孩子考了一百分,我的孩子考了八十分就否定自己这个孩子为了得这八十分儿而付出的努力,这样的父母往往很善于了解自己的孩子。他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得着的,而什么是自己的孩子目前够不到的。
       有这样一位妈妈的育儿经验,还是很值得分享一下的。在我们北方,孩子过满月,都要跟着妈妈回姥姥家小住几天。我们当地管这种习俗叫挪骚窝,实际上这个习俗也是有心理学意义的,刚刚做了母亲的人,可以回到娘家去调整一下自己的身心。小宝宝到姥姥家就哭闹不止,对这环境表现出极度的不适应,这妈妈就发现这刚一个月大的孩子,他对环境的敏感度怎么这么强?后来这个妈妈又发现这个孩子,他不但对陌生的环境非常敏感,他见到陌生人也表现得很紧张。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妈妈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这个特点给予了必要的关注。渐渐地这个妈妈又发现,这个孩子对色彩表现出了自己的偏好。于是这个妈妈就把家里的桌布、窗帘,还有床单什么的,会常常变换一些新鲜的花色,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孩子这个画画、图片,还有这个自然风景,表现的都是兴趣十足,妈咪也是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这些爱好尽可能地给予满足。
       当然,作为妈妈,面对这样一个有些敏感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也会面临一些压力。比如说孩子见到陌生人不说话不敢打招呼,那个时候妈妈从来都不会责备孩子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妈妈也只是笑笑而已。你看这个妈妈,她既理解了孩子的敏感,也接纳了孩子的敏感。当一个孩子他的脆弱能够被保护,就意味着他的成长得到了鼓励,当他的兴趣能够被满足,他的天性就得到了最好的释放。这样的孩子,他的内心充满了被支持被理解的力量。孩子带着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再来面对他的学习任务,你认为他还会感到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吗?果然,在孩子上学的时候,功课对他而言,形不成什么压力。后来这个孩子一个非常好的成绩,考取了一所著名的艺术院校。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人资质和智能类型,家长在培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尽量不要去违背他的禀赋和能力。只有在孩子最擅长的领域,他才有可能获得最真实的满足感和最强大的竞争力。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就表现得特别有意思,对自己充满了自信,甚至是一拍脑门就把孩子未来给定下来了,你就得上清华,你就得考北大,你就得给我当个金领。你当父母的,可以说你这全都是为孩子着想,替孩子打算,也没有谁会怀疑你对孩子的这份用心。只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你不得不考虑一下,你给孩子定的这个目标,不能说他没有可能性,但是有可能性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有可行性。不信你就问问你自己,你给孩子指点江山的同时,你能拿出一个什么样的支持来确保这个目标他就一定能够实现的了呢?如果你说,那我也不知道,反正我这一路都把道给他铺好了,让他进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跟最好的老师,其实当家长这么做的时候,就等于你把孩子的赛道给人家安排好了。如果你的孩子能够适应这种安排还好,假如不适应,比如说这个孩子他是一个游泳天才,你非得让他在百米赛道上给你拼出一个飞黄腾达,这种可能性又有多大?
       这个结果可以说充满了偶然性。你拿着孩子的前途去拼这个偶然,终究会显得有些冒险,再说你把你这个目标往那儿那么一悬​,这孩子蹦着高的够,他也未见得够得着,这只能让孩子感到挫败。一旦孩子耐受不住这份挫败感了,那躺倒不干的可能性可就太大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孩子很可能就会无意识选择中途放弃,因为他不敢面对让父母失望的结果。看看现在这厌学的孩子们,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吧。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看你为了孩子好的这个初衷,这里边藏着多少你未曾实现的愿望,你幻想着让孩子去替代你,超越这个部分,就像电视剧小舍得里的那个子幽,当一个孩子被夹在父母和父母的幻想之间,真的会好吗?(本号内容均无任何实际指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孩子不爱运动
下一篇:过度满足的孩子往往“不好学”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