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关注 > 国内 > 正文

寻“失”志愿者3年让六百个家庭团圆

发布时间:2020-04-17 08:39:25      
摘要:  潮州市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会长陈顺民(右一)带领团队乘搜救艇在韩江开展日常巡河(4月10日摄)。本报记者毛鑫摄  2017年3月的一个...

 

 

 

 

 

  潮州市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会长陈顺民(右一)带领团队乘搜救艇在韩江开展日常巡河(4月10日摄)。本报记者毛鑫摄

 

 

 

 

 

  2017年3月的一个子夜,接到汕头澄海友人的求助信息,家住潮州的陈顺民匆忙叫上5个好友,爬上了幽寂的笔架山。清晨时分,他们在一个山坡找到了走失的老人。看到家人团聚喜极而泣的场面,陈顺民深受触动。

 

 

  在此之前,陈顺民已在公益圈转了两年,给孤寡老人送过米油、给困难户捐过钱物、在马路指挥过交通……但他一直想找个常态运作的志愿组织,这一刻让他忽有所悟。

 

 

  “我们何不成立自己的寻失组织?”陈顺民一说,6个人一拍即合。

 

 

  “人走失了,家可能就没了”

 

 

 

 

  “公益组织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挑这么难的寻失做?图什么?”

 

 

  “不图什么,你来求助我,我来帮助你,就很开心。”

 

 

 

 

  没有资金、没有办公地点,寻失团队就在陈顺民租的车库里开了张。他们首先将寻失对象定位在未满14周岁儿童、60岁以上老人及有智力、精神障碍的人员。接到求助信息后,团队会先让家属报警,同时将走失人员信息制作成寻失图,在微信朋友圈发布。

 

 

  每一次寻人都像是一次作战。寻失团队穿着橙红色的工作服,在无数个黑夜“橙衣夜行”。求助越来越多,已经有4360个微信好友的陈顺民专门买了台256G内存的新手机,但每次打开微信,仍有许多未读信息。

 

 

  点开他的微信朋友圈,“敬请大家爱心转发!”“已找到,撤销启事!”“敬请大家再次帮忙留意关注”……几乎满屏都是寻失和公益服务信息。

 

 

  “家人感觉我走火入魔了。”陈顺民说。

 

 

  3年来,寻失团队在潮州市民政局正式注册了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从6人发展到300来人。工作室不到20平方米的空间里,寻人海报和各种资料堆得满满当当。

 

 

  “爱心接力,助爱回家”“志愿献爱心,关怀显真情”“寻人解困不遗余力,潮汕寻失公益仁心”……几十幅锦旗和荣誉证书挂满了墙,显得屋子更挤了。

 

 

  “公益组织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挑这么难的寻失做?图什么?”

 

 

  “不图什么,你来求助我,我来帮助你,就很开心。”

 

 

  “那是种什么样的开心?”

 

 

  “一种很自然的感受,由心底涌出的快乐。”

 

 

  面对记者的疑惑,联合会会长陈顺民回答后讲了一个故事。

 

 

  2018年9月,潮州市区一对母女失踪。起先,陈顺民认为带着3岁小孩,该女子应该不会轻生。但寻失团队找了好几天仍一无所获。后来经派出所证实,这对母女都已经过世。

 

 

  陈顺民说这件事让他坚信,他们找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人走失了,家可能就没了;人在,家在。”

 

 

  找人法宝“寻失图”

 

 

 

 

  找到人,最短只要5分钟,最长历时19天

 

 

 

 

  潮州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有过不少“高光时刻”——接到的600多宗寻失请求里,寻回率高达96%;曾求助团队的走失者母亲寻回孩子后自愿加入,成为会员;数百个未成年和老人被安全送到家……虽是志愿服务,能力却一点都不业余,“寻失图”作用尤其突出。

 

 

  志愿者们向记者展示了厚厚一摞三年来发布的所有“寻失图”纸质版。这些寻人启事设计得算不上考究,但信息清楚、统一规范。

 

 

  图片上方印着“潮州市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的名称和图标,并附上组织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间是经过家属同意发布的走失者照片;下方是走失者外貌、年龄、穿着等信息,并附上联系人、二维码等。

 

 

  现在,只要收到寻人请求,他们能在几分钟内制作好“寻失图”发布到朋友圈。

 

 

  “我们会去相应的派出所了解情况、分头寻找。”陈顺民说,发朋友圈是“破局”的关键一环,“现在社会上热心人很多,一般都会有人打电话说走失者大概经过哪里,我们就顺着方向找监控。”

 

 

  在得到相关部门批准授权的前提下,志愿者们还学会了通过监控视频判断走失者大致的位置和方向。时间久了,对老人、小孩不同年龄的步速、骑车和步行的不同进程等细节积累了一定经验,看到监控大致就能判断去哪儿找、如何提前“拦截”。

 

 

  “有时候看到某个路口的监控,走失者并没有往前走,那根据我们的经验,他可能就折回来了,所以我们会在之前的几个路口找。”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副秘书长庄幕华说。

 

 

  有一次,这边寻失图刚发出,刚好就有志愿者发现路边有个人很像走失者,随即拍照返回,“一拍即合”,全程只用了5分钟。

 

 

  但更多的时候,寻人历程充满着磨难与坎坷。2018年4月,寻失团队接到求助,一名智力有障碍的29岁男子在潮州市龙湖镇附近失去导航定位功能后走失。

 

 

  志愿者们两度调整修改“寻失图”,又分别以槐山岗、意溪坝溪为中心辐射周边不断找寻,终于在金山大桥意溪段桥下找到走失者。整个找寻历经19天,至今仍是联合会寻失的最长纪录。

 

 

  在寻失中团队发现,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走失者经常会去年轻时记忆最深的地方。遇到这类案例,他们会根据老人年轻时的职业、社会关系等进行寻找。不仅针对老人,团队在未成年人寻失方面也经验颇丰。比如未成年人身上带钱的信息不能披露、“叛逆少年”的照片最好不要发布、寻回后及时做好心理疏导……

 

 

  如今,志愿者们已经养成了职业习惯。路上遇到可能是走失的老人、儿童,就主动在群里询问,有时候能碰见另外的队员正发照片寻失。

 

 

  “我们还将引入带热像仪的无人机帮助寻失。”陈顺民说,此前,有些走失人员由于不在监控范围内、或在GPS信号薄弱的区域,导致寻找困难。“有了热像仪无人机的加入,人如果走失在大山中,就很有可能被探测到。”

 

 

  无愧“寻失志愿者”之名

 

 

 

 

  志愿者要遵守不少规矩:酒后不能出队、参加急救知识培训、学习法律知识……

 

 

 

 

  在潮州市街头巷尾一提到“弘德寻失”,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交口称赞。潮州市人大代表詹爱平说,这个组织的志愿者们在寻找走失人员方面特别高效,感觉他们好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一旦有了线索就能广泛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往往能很快动员大家帮忙找人,口碑非常好。

 

 

  作为当地“网红”志愿者团队,想加入的人自然不少。“人多了不等于好干活。”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名誉会长杨昭宏说,不少奔着“打名气”“蹭关系”“搞营销”的人都想挤进来“假公济私”,把不好关团队就容易垮掉。

 

 

  “提出加入的人,我会先加他微信好友,关注他的朋友圈,看他平时发布的内容。”陈顺民说,如果朋友圈都是很正能量的内容或者曾参加过志愿者服务,就是加分项,“说白了最关键的一点还是看他有没有善心。”

 

 

  为了确保个人安全和寻失质量,联合会给志愿者们列了不少规矩:酒后不能出队、参加急救知识培训、学习法律知识……

 

 

  出去寻人的志愿者都要穿统一队服,橘红色衣服中间一条两指宽的反光带绕胸口一圈,右肩上挂着记录仪。为了避免寻失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损失情况,“好心办坏事”,联合会还吸收了一名志愿者担任法律顾问。

 

 

  不少求助信息是夜里传来,每个志愿者手机都必须保持24小时开机。夜半时分来的电话,常常把全家人都吵醒。

 

 

  “夜里出门寻人,家人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但既然成立了组织,就要对每一宗求助认真负责。”陈顺民说。

 

 

  寻人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挫折,志愿者们难免心理有波动。每当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坐下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谈心,最后都相互鼓励:“我们付出了,能帮到人家,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就满足了,就要坚持做下去。”

 

 

  “签了名注了册,就要对得起‘志愿者’这三个字。”陈顺民告诉记者,志愿者们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不少人还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志愿寻人不可避免要占用许多精力、影响家庭生活,但能帮助到这么多的家庭团圆,还是值得。“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社会哪有爱和正能量出来?”

 

 

  “赚到最多的,就是‘谢谢’”

 

 

 

 

  “我太了解家人走失的感受了,刻骨铭心,所以我要站出来,加入团队,帮更多家庭团员。”许曼说,不管多难多累,有指令就出发

 

 

 

 

  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工作室的一角,挂着一张特别的锦旗。与其他锦旗落款为某某全家不同,这个锦旗落款是潮州市救助管理站。

 

 

  一家公立单位为何要给一家公益组织送锦旗?

 

 

  2018年7月,潮州市救助管理站连续接收了4个流浪孩子,却没能联系上家属。有工作人员尝试着找寻失团队帮忙,结果志愿者们没几天就帮4人找到了家。救助站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受到了省里嘉奖。

 

 

  消息一传开,就像推开了一扇门,越来越多的派出所包括110指挥中心开始与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合作,主动提供失踪者线索和技术帮助。不少派出所民警、救助站工作人员还加入了志愿者联合会。

 

 

  这和寻失团队成立之初面对的冷遇和误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时,志愿者们去沿街店铺查找线索,常常被拒绝……

 

 

  对此,寻失团队回应的方式就是三个字“做实事”:发动人海战术,沿路一步一步走、遇人一个个问、转发朋友圈求帮助。

 

 

  有一次凌晨3点出门寻人,志愿者们认识了某派出所值班民警,他对志愿者们做的事情很感兴趣,和志愿者互留了电话号码又加了微信,如今接到报失线索或流浪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反馈给寻失团队。

 

 

  抬头看了一眼满墙的锦旗,陈顺民说,这三年来赚的最多的,就是“谢谢”两个字。

 

 

  2019年8月31日下午,潮州市民许曼16岁的儿子离家出走,夫妻俩多方寻找无果,在朋友建议下联系了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两个小时过去,孩子失而复得。

 

 

  深受感动的许曼第二天就申请加入寻失团队,如今已参加10多宗寻失活动。

 

 

  从受益者到参与者,许曼的经历代表了很多普通民众对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的态度转变。

 

 

  “我太了解家人走失的感受了,刻骨铭心,所以我要站出来,加入团队,帮更多家庭团员。”许曼说,不管多难多累,有指令就出发,“潮州有这么个无私的团队,我感到很暖心自豪。”

 

 

  为了无法释怀的4%

 

 

 

 

  “没有一个人会平白无故走失。”为了避免更多家庭陷入亲人走失的痛苦,如今的寻失联合会更加注重“关口前移”

 

 

 

 

  接到求助600余宗、找回率高达96%,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的成功率可谓不低,但他们对“没有找到的4%”仍然不能释怀。

 

 

  为了避免更多家庭陷入亲人走失的痛苦,如今的寻失联合会更加注重“关口前移”,如向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属普及阿尔茨海默病知识、如对有离家出走倾向的孩子进行心理干预。

 

 

  “有的老年人不愿意戴智能设备,充电和使用也嫌麻烦,我们就买个缝纫机,在老人衣服后背上缝上姓名、家属电话、地址等信息,免费发放了800个内含家庭信息的黄色手环,可以像手表一样戴在手腕上。”庄幕华说,联合会正在筹划将衣服上的老人信息制作成二维码,避免信息泄露或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陈顺民告诉记者,许多离家出走的小孩背后往往都有家庭原因,有的小孩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有意见,出门之后丝毫不理会父母打来的电话、发来的信息,但通过同龄好友却很快就联系上了。

 

 

  “没有一个人会平白无故走失,所以我们找到孩子之后会和父母交流,提醒他们改变教育方式或交流方式,避免孩子再次离家出走。”陈顺民说。

 

 

  联合会人数不断增加,功能也不断拓展,这两年陆续成立了弘德河湖志愿保护队和交通志愿服务队。

 

 

  在热心企业的资助下,联合会配置了2艘搜寻艇,不仅增强了水上搜寻力量,还针对电鱼捕鱼、河岸焚烧、倾倒垃圾等行为开展志愿巡河。

 

 

  2019年7月中旬,开着搜寻艇的志愿者发现韩江大桥喷漆施工可能造成河面污染,便向潮州市水务部门反映情况,管理人员随后赶赴现场处理。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弘德寻失志愿者们还发动队友、企业,筹集酒精、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和农产品,慰问交通卡口、基层派出所和交警部门。

 

 

  “像弘德寻失这样专业的社会组织,可以弥补我们职能部门一些顾及不到的地方,比如对救援工作和公益事业,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潮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刘万鹏认为,这样的行为值得弘扬,让更多社会组织向寻失志愿者们看齐,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尽管备受赞誉,志愿者们并未因此自满。

 

 

  “我们的初心刚刚实现,后面还要继续一步一个脚印,要做到让每一个人都愿意参加志愿活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陈顺民说,未来弘德寻失联合会还要加强自身组织和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办公条件,通过技能培训提升搜救水平,探索划分区域、志愿者分组让寻失更加精细及时,“争取实现哪里有人走失,哪里就有志愿者迅速介入。”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