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心内科CCU护士张盼盼
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为29岁的护士张盼盼指引着人生方向。
儿时,她就渴望穿上一身白大褂。在这位出生在安徽农村的小女孩心中,长大当科学家好像太不切实际,“那我就当个白衣天使吧!”
后来,她考入湖北医药学院。入学宣读南丁格尔誓言立志成为一名护士时,这个有些内向的女孩也在为自己能否胜任这份救死扶伤的职业而忐忑。
这一次,她冲上与新冠病毒抢夺生命的战场,成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护心小分队”的一员,和小伙伴们一起把一个又一个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夺了回来。这些惊心动魄的经历让这位90后女孩笃定了最初的信仰,“这次我确定自己可以做到,愿意为了病患拼尽全力。”
当与新冠病毒战斗的号角吹响,已收拾好行李准备回老家过年的张盼盼,立刻选择了一个相反的方向——拎起行李箱第一时间返回医院。这一天,是大年三十。
2月9日,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被确定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医院,仅两天多,就收满800多名危重症患者。奄奄一息的患者挤满了ICU,护士急缺,张盼盼顶了上来,她的任务主要是为危重患者提供呼吸和生命支持。
千钧一发的抢救情景对张盼盼来说本不陌生。此前她一直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简称“CCU”)工作,她习惯了时刻紧绷神经,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当然,还包括必须面对失去亲人的家属的倾诉与眼泪。
而这一次,当她走进躺满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ICU病房,眼前的一切让她一下子屏住了呼吸:躺在床上的每个人都戴着呼吸机,浑身插满各种管子,几乎全都处于失去意识的状态。为保护患者的眼睛,医护人员用湿纱布把他们的眼睛盖上,看不到面容。
一切安静得让人喘不上气来。躺满了病人的ICU里只有机器和泵发出的声响,目之所及满是一排排注射泵、一瓶瓶肠内营养液和不平稳的生命体征数据;而病房外也不再有焦急等待的家属。“我觉得我必须要做些什么,特别想使出所有力气帮他们挽回生命”。
非常时期的ICU病房里,一切都与以往不同,因为患者太多,氧源和空气源都不够用,仪器总是报警,护士就必须要立刻调整、反复调整,以达到不同患者的实际需求。因为此前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即使在CCU里工作多年的张盼盼都要一边摸索一边干,“真的生怕自己做不好,非但没帮忙,反而拖累了他们。”
这些病人确实病得太重了,任何操作都会增加他们猝死或者发生其他意外事件的风险,张盼盼和同事每做一个操作,都格外小心翼翼,“其实大家心理压力都挺大的。”
她不断跟身边更有经验的资深护士讨论更好的解决办法,穿上防护服工作的时间也越拉越长。有时候在病房里待上6-7个小时,张盼盼感觉自己也有些缺氧虚脱,“时间越长越难受,到后来只能张口呼吸,耳朵也有些听不清,说话也没力气。”
有一次,张盼盼的身体开始抗议,很想吐,她没告诉身边同样忙碌的同事,只是静静地靠着墙休息了一会儿,“缓过来就可以继续回去干活儿了。”
2月29日晚上7点多,忙了一天的张盼盼和同事刚回到酒店准备吃晚饭,突然接到病房来电:病人的ECMO(人工肺)机器不运转了,监测不到流量,情况危急。
从酒店到医院,再到穿好防护服进入ICU,最快也需要半个多小时。但对于病人来说,每分每秒都在与病魔搏命,而ECMO就是帮助病人延续生命最关键的“武器”,如果机器不运转,很容易形成血栓,哪怕耽误一分钟,对病人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
当张盼盼和同事赶到ICU时,见到里面两个护士正在轮流用手摇泵,来保持机器的运转。手摇泵必须要持续匀速摇动,且要使流量达到一定标准。因为空间狭小,摇动时还要避开周围仪器。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个人摇上5分钟,手就会非常疼,必须立即换人顶上才能保持匀速状态。当时两个护士轮换,持续手摇了1个小时,其中一个护士已经连续工作5个小时,早已疲惫不堪,可她一刻也不敢松开手中的泵。
经过紧急排查,换了一套管路,机器正常运转。7个医护人员又前前后后忙了3个多小时,直到患者的情况平稳,大家如释重负,走出病房,能护住患者的成就感在每个人的眼神中传递。
她自己也被来自这份职业的成就感鼓舞着。在重症监护室多年,她见到许许多多生离死别,知道即使拼尽全力也可能无能为力的那种无奈;也更清楚,治愈一个人,就是救了一个家庭。
悲伤的故事看多了,张盼盼有时也会怀念在普通病房当护士的日子,“看着患者在一天天变好、治愈,然后笑着离开,那种感觉特别好。”
然而在ICU,留给患者的机会往往已经非常渺茫。一旦有患者能挺过来,从这里走出去,对所有医护人员都是最高兴的事。第一位ECMO病人拔管当天,张盼盼走到他床前,给他加油鼓劲儿,“你今天状态真好啊,跟前几天判若两人,加油啊!”透过布满雾气的护目镜,她看到病人满眼都是泪。因为仍插着呼吸机无法说话,病人示意要在纸上把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病人的手颤颤巍巍,写来写去也没写清楚,一旁的护士心领神会,问道,“你是不是想写‘谢谢’?”患者含泪点了点头。
直到他终于撤下ECOM,意识完全清醒后,张盼盼又去看了看他,这时病人开口说了两个字——谢谢。张盼盼鼻子一酸,这是她进入ICU多日,第一次听到患者清醒说话的声音,“瞬间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段与患者一起搏命的日子里,张盼盼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不再是从前那个爱掉眼泪的小女孩了。她把所有的苦和累都深深藏在心里,从不对家人提起。最近,远在老家农村的父母用微信给她转来一些文章,都是关于疫情的,她知道,这是不善言辞的父母最真切的牵挂。
经历了这场硬仗,虽然有悲伤,也有无奈,但张盼盼依旧感觉到快乐,因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这份职业的意义。她记得在疫情初期最艰难的时候,那些源源不断从全国各地运抵医院的捐赠物资,都是对张盼盼们莫大的鼓励,“你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你身边有一群人,身后还站着一大群人!”
“以前对自己总是不自信,打赢这场仗,对自己也算是一个认可。”张盼盼希望自己能一直守在与病魔战斗的地方,就这样做一辈子护士,“那种能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拽回来的感觉太好了,有那么一个瞬间,觉得自己也有点像个英雄。”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