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郭轶凡、赵曼君、胡正航
五保户捐出自家空地为修集体厕所让路,大伯大嫂挑担抹灰加入施工队伍。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板备村岜牟屯,家家户户齐上阵,将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脏乱村屯建成了开门见绿、目至见景的美丽家园。
时至十一月,壮乡秋意渐起,在岜牟屯四下望去,却依旧是满眼绿色。漫步其间,青瓦白墙,沿路芬芳,成群鸭子在屯口鱼塘里戏水撒欢。
“以前我们屯里生活环境可差远了”,岜牟屯党支部书记陈立彩笑着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家里现代化、家外脏乱差”。
2018年11月起,岜牟屯启动“基本整治型”乡村建设,探索实施“政府投物料,支部带队伍,群众投人工,社会献爱心”的乡村治理模式,以抓实基层党建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岜牟屯组建“1部2会3队4组”(党支部,党群理事会,乡贤理事会,青年先锋队、巾帼服务队、老少助攻队,工匠组、花卉组、厨师组、机动组)的组织架构,利用党员队伍、村民代表和村民理事会队伍、妇女队伍、青年队伍、乡贤队伍带头进行乡村建设。
陈立彩说,屯里还制定了《村规民约》,“群众投工投劳”是其中的核心。“当时是榨甘蔗季,大家分成三组,一组砍蔗,一组种蔗,一组在村里搞建设。除了春节、三月三等节假日休息了几天,其他时间都是在集体劳动。”
江州镇党委书记尹泉介绍,在岜牟屯,政府前期投入10万元完成排污和垃圾处理建设,后来又花45万元左右购买物料修建步道、观景台等。“仅用55万元的财政投入实现如今的变化,靠的还是村民大量的投工投劳。”
为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两年来,崇左市累计划拨4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乡村建设竞争奖补活动,打破过去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做法,创新实行“竞争创建、分档奖补”,以事前竞争、事后奖补的方式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在我们屯,积极参与建设的能得到政府扶持修建的门牌和遮雨棚,有了这些激励,大家参与热情更高了。”陈立彩说。
一年过去了,昔日臭水塘变为荷花池,房前屋后的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现在住在村里可舒服了,好多人在城里买了房,还是愿意回来住。”谈起这一年来村里的变化,年近六旬的韦大爷一脸骄傲。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