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端午节,甘肃兰州市城关区凌君道夫妇的粽子店前,买粽子的顾客络绎不绝。 高康迪摄
每年临近端午节时,凌君道夫妻俩经常将工作时间要顺延成从早上5时一直到下午7时。即便如此,还是有人“空手而归”。
“保证质量,数量就只能固定,为了让更多的人吃上粽子,最近大订单都接不了。端午节当天一般能卖出大约3000个。”1994年,凌君道和郑春玲在甘肃兰州市城关区开了一家“凌记粽子店”,店面十几平方米。这25年来,凌君道每天忙着给顾客装粽子,郑春玲在房间包粽子。
图为凌君道正在将粽子装袋进行售卖。高康迪 摄
“粽子绑扎松紧关乎口感,太紧了,硬邦邦的;太松了,黏糊糊,糊一嘴。”郑春玲边介绍边包粽子,两张大粽叶在她手中窝成漏斗状,填上糯米,放上两粒红枣,再加一片小粽叶,用棉线缠绕绑好,一个红枣粽就成了,用时仅8秒。
郑春玲说,自己包粽子的“秘笈”来源于自己的婆婆,婆婆是南方人,每年端午节,都会给一家人包粽子,特别好吃。在婆婆的耳濡目染之下,也开始跟着学习包粽子,接着开了店,婆婆时不时会尝尝自己包的粽子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早卖的是鲜肉、红枣、豆沙的粽子,后来我们又根据北方人饮食的特点,又创出蛋黄、八宝、赤豆口味的粽子。”郑春玲说,卖粽子也得“与时俱进”,经常跟顾客聊聊,什么味道受欢迎,偶尔夫妻两也会坐在一起“开个会”,想想办法,怎么才能让粽子的口感更好。
郑春玲将两张大粽叶窝成漏斗状,填上糯米,放上两粒红枣,再加一片小粽叶,用棉线缠绕绑好,一个红枣粽就成了,用时仅8秒。 高康迪 摄
“以前用的大铁锅煮粽子,花费时间长。现在用高压锅可以精确调整温度和烹煮时间,确保粽子口感的稳定。”凌君道说。
“别人来,我不放心。”有人劝凌君道雇人包粽子,他坚决不同意。一个粽子要放多少量,煮多久,火候怎么掌握,他心里有数。
“从小就是吃这家粽子长大的,每逢端午节,还是要吃一口‘老味道’,顺道来看看老朋友,唠唠家常。”孙艳丽虽然已搬家到了西固区,还是会来买粽子,“吃了粽子才算过了端午节。”
“米是太湖糯,粘性好,肉是精选猪腿肉,粽叶是杭州糯叶,又大又薄,临泽小枣、新疆灰枣,味道酸甜。”选肉、切肉、买米、腌肉、挑粽叶、选粽线、包粽子,夫妻俩亲力亲为,处处讲究。每年9月份到10月份,凌君道夫妻俩都会去江苏,专门为包粽子的食材进行挑选。
“大家爱吃,我们就包下去,不少人来买粽子还嘱咐我们注意身体,都说盼着年年吃到这味道。”凌君道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有些吃不消,好几次不想包了。可看到顾客老远赶来买粽子,听到他们对粽子味道的夸赞,他也就打消了停下来的念头。
为了方便路途较远的顾客,他们开始制作真空包装的粽子,还有老顾客订了几十袋发给泰国的朋友,并且成了长期的回头客。郑春玲笑着说,这也是对我手艺的一种肯定。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