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关注 > 国内 > 正文

自贸试验区里能享受哪些额外“贴心”服务?

发布时间:2018-01-16 14:12:07      
摘要:  企业无法及时读懂国家政策怎么办?走出去过程中遇到水土不服怎样破解?如何应对贸易摩擦和纠纷?在中国开放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企...
  企业无法及时读懂国家政策怎么办?“走出去”过程中遇到“水土不服”怎样破解?如何应对贸易摩擦和纠纷?在中国开放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于贸易投资和各类专业服务的需求也在提升。
 
  为了更好满足企业需求,中国贸促会在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部设立了服务中心,并于1月起正式运行。自贸服务中心将为企业提供哪些“贴心”服务?如何利好企业?记者进行了梳理。
 
  提供“风险预警”等服务,为企业“出海”牵线搭桥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热情高涨,但其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不少企业因为自身风险评估能力较弱,加上部分国家政局不稳和政策多变,走出去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部分企业甚至恶性竞争。
 
  记者在自贸试验区采访了解到,不少企业“走出去”意愿很强,但较为分散,加上对目的国投资与营商环境情况了解不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应对企业走出去“有心无力”的问题,自贸服务中心“对症下药”。据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介绍,自贸服务中心将建立综合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向区内企业及时发布国内外政策法规变化、国别行业、风险预警、贸易商机、企业信用等方面信息,引导企业有序“走出去”和理性投资,避免踩红线、触禁区。
 
  “走出去”过程中,国际贸易风险和经贸摩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通过这里的培训和服务,企业将了解到最新贸易摩擦动向和纠纷解决渠道,大大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未来,会有更多企业“走出去”,通过对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国外政策法规变化等信息,自贸服务中心将让企业“出海”之路更加平坦顺畅、行稳致远。
 
  “定制化”培训+宣讲,企业了解政策“不掉队”
 
  为了给企业创造更优化的营商环境,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不少政策。但是不少企业家苦于没有时间,对国家新出台的政策了解不及时,并未充分享受到优惠和便利。
 
  记者在之前的一次调研中就遇到,一个地方出台了185个支持性文件,但中小微企业仍在叫苦,原因是真正了解并看懂政策的企业不多。在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通过论坛、培训、座谈会等形式及时听取政策宣讲和解读成为他们的心愿。
 
  自贸服务中心恰好满足了企业这方面的需求。卢鹏起说,自贸服务中心将组织政策法规、国际经贸规则、税收信贷、跨境贸易投资业务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帮助自贸试验区企业更好掌握和运用相关政策,提升国际竞争力。
 
  据悉,自贸试验区还在筹建自贸服务中心信息发布与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区内管理部门、所在地方贸促会和企业,及时发布各类信息,推动信息共享与业务交流,促进企业间经验交流和分享。
 
  这一中心的设立还将推动制度创新。一方面,建立营商环境监测体系,持续关注并反映自贸试验区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诉求,同时组织自贸试验区管理部门赴境外考察,为对照国际最高标准进行制度创新提供借鉴。
 
  提供商事法律服务,企业应对纠纷更“得心应手”
 
  研发投入大,辛苦孵出的成果却被人窃取怎么办?贸易由大变强,企业“走出去”增多,遭遇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怎么办?商事法律知识的欠缺,已经成为阻碍企业参与更高水平国际竞争的一个“拦路虎”。
 
  据初步统计,在各自贸试验区共有约40万家新设企业,其中中小企业众多。记者调研发现,他们的商事法律知识较为欠缺,希望能够在商事证明、知识产权、经贸仲裁等方面获得有针对性的服务,帮助企业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这方面正是自贸服务中心的业务之一。据卢鹏起介绍,服务中心依托贸促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充分借助贸促会已建立的中外多双边联合调解中心和地方调解中心体系,在区内开展商事调解业务,宣传推广ATA单证册制度,扩展商事认证服务领域。提供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服务,帮助区内企业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等。
 
  可以预见,无论是企业在境内经营,还是“走出去”,商事法律专业服务的提供,将让企业在应对商事纠纷和摩擦中更加“得心应手”。
延伸阅读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