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对外公布,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先生,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述强先生,河北省副省长胡启生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我们首先请丛亮先生作介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高质量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务院于近日正式公布了《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下面,我就《意见》有关情况作个简要介绍。
《意见》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三项原则、两个阶段目标、六大重点任务。
一条主线,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围绕创造“城市副中心质量”,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于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样板,为建设和谐、宜居、美丽的大国首都作出贡献。
三项原则,一是坚持承接疏解、错位发展。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有序承接符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的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提升对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能力,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与雄安新区各有分工、互为促进,有效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二是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根据发展定位和实际需要,赋予北京城市副中心更大发展自主权,推动政策措施和试点示范项目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三是协同联动、一体发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要求,积极推进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示范。
两个阶段目标,分别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和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基本形成。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基本完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初步构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的作用全面显现,“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完善成熟,与周边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六大重点任务,就是围绕上述目标要求,提出了6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提升金融商务服务功能,加快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二是推进功能疏解,有序承接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开创一体化发展新局面。三是加强规划管理,实施高标准规划建设管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现代交通体系,创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典范。四是加强环境治理,构建大尺度绿色空间,健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五是对标国际规则,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打造专业人才新高地,搭建更高水平开放新平台。六是加大改革力度,强化要素支持,有效推进更大区域职住平衡,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为保障这些目标任务顺利实现,《意见》还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强化责任落实等方面,对组织实施作出部署。
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意义重大。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要求,与北京市、河北省等有关方面一道,切实抓好《意见》贯彻落实,共同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多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对相关工作多宣传报道、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寿小丽:
谢谢丛亮副主任的介绍。下面我们就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请问作为北京重要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丛亮:
谢谢您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要通过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破解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优化调整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走出一条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发展的新路。集中建设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我们知道,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作为北京新的两翼,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中都承担着重要使命。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目前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发展阶段。从今年起,部分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已启动分期分批向新区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另外一翼,与雄安新区各有分工,错位承接功能疏解。2019年1月,北京市级机关第一批35个部门、165个单位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办公,形成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城市副中心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有序承接符合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的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加强对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实现与雄安新区错位发展,有效治理北京“大城市病”。
二是有利于加快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北京市东部,距天安门约2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副中心加上拓展区的通州区,面积约906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广阔。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将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现代化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持续优化北京城市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有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是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与河北省和天津市都毗邻,特别是与河北省北三县仅一河之隔,这片区域可以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增强副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落实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的要求,探索协同创新路径,推动北京部分产业和功能向北三县等周边地区延伸布局,带动周边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示范。谢谢。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记者:
《意见》给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揽子政策措施,并要求北京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请问,北京市为了落实《意见》会推出哪些具体的工作举措?谢谢。
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述强:
谢谢,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这次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立足新发展阶段,特别是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支持副中心要高质量发展。在此之前,2018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确定了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到街区层面。规划制定后,整个副中心的建设就拉开了序幕,我们正在按规划一步步实施。2019年1月,第一批北京市的主要党政机关,包括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还有相关的35个市级机关、165家单位都搬到了副中心,副中心建设的框架就全面拉开了。
《意见》的颁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也明确了由北京市负主体责任,推动落实好这个《意见》。所以,市委市政府就把落实《意见》作为推动副中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第一时间召开了动员部署会,研究制定了《意见》的实施方案。《意见》给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了19个方面、22条相关任务,我们结合这19个方面的任务,确定了66项相关的具体工作。方案确定出来以后,我们又配套制定了三个清单。一是任务清单,具体落实66项任务;二是项目清单,围绕这些具体任务的实施,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把它明确下来;三是政策清单,要落实好、完成好这些任务,把这些项目落实到位,还需要政策到位。所以,我们制定了三个清单,特别是要聚焦副中心的主导功能,这次《意见》明确,主导功能是四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二是行政办公,三是商务服务,四是文化和旅游。今后副中心将聚焦、提升这四个主导功能。
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快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应用示范项目,特别是我们将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一轮先行先试政策在副中心落地实施,也就是比照中关村,中关村有什么政策,我们这儿就落实相关政策。
在行政办公方面,第一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搬到副中心了,第二批正在筹划。如果各位记者朋友有机会到副中心看看的话,第二批的办公设施和我们一些企业,特别是运河商务区一批高楼已经拔地而起、虚位以待。我们正在推进建设,争取明年或到后年陆续将第二批行政事业单位搬到副中心。第一批已搬了1/3、1.5万人左右,还有2/3,也就是约3万人还要再搬到副中心,进而带动更多的中心城区核心区的人疏解到副中心。
在商务服务方面,依托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还有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我们要先行先试做一些尝试性的、开创性的工作。
在文化旅游方面,大家知道,9月20日环球主题公园已经盛大开园了。与此同时,京杭大运河北京段40公里已经通航,河北段20多公里也通航了,我们现在正在做连接这两段运河的工作。到明年7月,各位就可以从北京坐船到河北,60多公里的运河通航了,带动着副中心和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这些方面,应该说前景是非常好的。
我们要做好副中心的发展和中心城区以及全市的整体发展,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一体化推进。与此同时,加强具体项目的落地,吸引更多的符合副中心功能的项目到副中心来;把政策落实到位,吸引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才到副中心来,让国家的《意见》能够真正地得到贯彻和落实。
谢谢。
中阿卫视记者:
环球影城开业以后提高了通州的知名度,请问这对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有什么推动作用?未来如何更好规划这里的文化和旅游产业?谢谢。
崔述强:
我来介绍一下,谢谢你的提问。刚才我也说到了,环球主题公园已于今年9月20日盛大开园,开园以后一直热度不减,大家也都很期待,过去讲“十年磨一剑”,这个项目从筹划到正式开园用了20年时间,所以大家都充满期待。而且这个主题公园开园以后,全新独特、精彩纷呈,是世界级的主题乐园。尽管受到了疫情的影响,环球影城开园以后实施了最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采取预约订票的制度,但是大家依然热情不减。
这个主题公园的规划现在刚刚建成了第一期,占地1.8平方公里、拥有十几个项目,40几个游乐设施,反响都很正面积极。下一步,二期还有2.2平方公里正在谋划建设。主题公园原计划要建设一个文化旅游区、建7个酒店,目前只建了2个酒店,很多人去主题公园游玩,想住下来,在这里多待几天,但酒店房间数量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副中心周边和北三县香河、大厂、三河等地的民宿旅游,包括通州区的民宿旅游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为疫情原因,环球影城刚刚开园,日均接待1万多人,峰值运营能接待11万人。大家知道上海的迪士尼每日能接待7、8万人,我们还没有达到这样的能力,等这个冬季过去,将会带来更多的人气,一天能有10万人,一年能达到上千万规模的游客,这将对整个副中心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非常好的带动作用。此外,环球影城园区外有360米长的城市大道,两边商铺林立,餐馆也很有特色,大家即使不到园区里游玩,也可以和朋友到城市大道聚一聚,领略一下国际国内的各种餐饮特色,还有一些是网红商店,非常吸引人,带动力、影响力都非常大。欢迎记者朋友去环球影城看一看。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们知道,北三县与通州区、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紧密相连的,这次《意见》提出北三县与通州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请问,河北省在这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安排?谢谢。
河北省副省长胡启生: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首先,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大家对河北的关心和关注。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后,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要求,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意见的若干措施,出台了《关于廊坊市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与北京市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70多项重点工作,全力支持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指导下,在北京市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北三县与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工作机制逐步完善,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10条跨界道路已经建成通车,通达公交线路已达21条,大气、水体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刚才崔述强常务副市长提到了大运河京冀段连接的问题,在北京段建成了以后,河北省的20多公里也同步通航,现在正在对一些枢纽工程进行完善,完成以后就是真正实现了一体化。
“十三五”期间,整个北三县的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0%,同时持续深化对接合作,我们连续三年举办了与北京市的项目推介洽谈会,一批高端高新产业合作项目落户北三县,特别是北京的部分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正在逐步向北三县延伸布局。下一步,河北省将围绕“六个聚焦”“六个一体化”,加快推进北三县与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北京的重要一翼。主要是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四统一”目标,加快打造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主要是落实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四统一”要求,全面实施“四统一”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健全动态衔接机制,对尚未实现统一的事项逐项制定推进措施,切实做到一盘棋规划、一张图建设、一体化推进,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不断呈现新的气象,取得新的突破。
二是聚焦产业对接协作,加快构建一体化创新链产业链。紧密衔接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突出北三县的高端服务、文化旅游、科创服务、现代制造、生态支撑总体功能,推进产业协同分工。刚才崔述强常务副市长讲到了“海淀模式”在副中心、通州延伸,包括亦庄经济开发区产业链协同问题,我们都在积极地进行承接,特别是积极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主动融入北京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化产业对接机制,探索共建产学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强化土地、住房、人才等政策保障,为承接功能的疏解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聚焦互联互通,加快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路网。轨道交通方面,加快京唐铁路、平谷线建设进程,确保与北京段同步建成通车。公路交通方面,积极推进厂通路、安石路、神威北大街、通宝路等跨界道路对接,优化跨界公交线路设置,提升道路通达性和通勤效率。水陆交通方面,主要是在实现廊坊段与通州段分别通航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北运河京冀段全线旅游通航。
四是聚焦联防联建联治,加快形成一体化区域生态屏障。严格执行统一环保标准,健全环保联合执法机制,推进北三县大气、水体等生态环境质量与通州区同步改善,探索实行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联动管控,与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共建大尺度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建设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共同开展北运河等重要水系生态廊道的保护和修复,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五是聚焦共建共享,加快提升一体化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对接衔接,推动北京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向北三县延伸布局,通过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互派交流等方式,加快提升北三县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六是聚焦创新突破,加快筹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指导下,在规划管理、投资审批、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探索协作创新路径,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示范。
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7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若干支持京津冀相关区域发展的规划和文件。请问与这些文件相比,《意见》明确的支持政策有哪些特点和亮点?谢谢。
丛亮: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你的提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7年以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针对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等重点地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这次副中心的《意见》,一方面抓住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与其他文件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另一方面,《意见》又立足新阶段新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量身打造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
承接功能疏解方面。围绕有序承接中心城区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提出了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支持政策方面,主要是研究制定了中心城区存量疏解的综合政策,允许符合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的相关疏解单位新建或购买办公场所;符合条件的,可以划拨方式供应土地。保障措施方面,《意见》提出,有序推进中心城区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在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合理布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为了解决住的问题,加大共有产权住房供应,优先满足符合条件的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迁入职工置业需要等。
创新发展方面。围绕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和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举措。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紧布局数字新基建,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在城市副中心落地实施等。二是提升金融商务服务功能。打造京津冀金融创新、高端商务发展高地,鼓励熟悉国际法律准则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在城市副中心布局,同时鼓励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在城市副中心落户发展,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等。三是加快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支持创建文化、旅游、商务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举办大型文艺演出、优秀舞台艺术展演等文化活动。四是实施高标准规划建设管理。支持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市政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等地方标准。
改革开放方面。针对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基础和实际需要,提出要赋予更大发展自主权,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改革方面,主要是探索土地管理利用制度改革。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开放方面,重点是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支持高水平的贸易便利、投资便利等政策在城市副中心先行先试,开展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改革试点与重点领域国际职业资格认可试点等。
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意见》提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一是坚持顺应自然、尊重规律。注重留白增绿,加强生态绿带建设,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二是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构建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系统,推进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支持节能减排相关改革创新政策在城市副中心先行先试。三是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创新金融产品,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及技术研发等。
我们相信,随着《意见》明确的各项任务举措相继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引领潮流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成为北京又一张靓丽的新名片。谢谢。
新京报记者:
河北近期公布了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十四五”规划,规划当中提出了“五个区域”。我们注意到环京津生态过渡带,请问是怎样定位的?将有哪些亮点?谢谢。
胡启生: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对河北的深入关注。河北省认真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功能定位,全力打造首都生态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PM2.5平均浓度由2013年的10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2020年的44.8微克/立方米,今年1-10月份,已经下降到了38微克/立方米,北京是33,天津是39,正好是一个梯度,符合生态环境部对于我们的期望和要求。从2013年到2020年,我省大气PM2.5平均浓度的下降幅度达到了56.9%。“十三五”期间,我们有7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由40.5%增加到了2020年的66.2%,完成营造林395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1%提高到35%。因为河北地形地貌比较丰富,土壤质量和降雨量、空气湿度差别很大,我省对整个生态建设付出了巨大努力。
为进一步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我省高标准编制了河北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十四五”规划,将全省分为环京津生态过渡带、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坝上主要是指张北和承德这一带),另外还有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低平原生态修复区,以及沿海生态防护区五个区域。环京津生态过渡带包括雄安新区、保定、廊坊、沧州的26个县(市、区)以及定州市。主体生态功能是为京津城市发展提供生态空间保障。为提升生态支撑功能,规划设置了四大重点任务,在这里我逐一跟记者朋友们介绍一下。
一是建设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实施城、水、林、田、淀一体化系统修复,建设“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生态安全格局,特别是加快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建设环淀、环起步区、环新区绿化带。白洋淀水质现在发生了巨大变化,据各项指标监测,今年年底很可能达到平均Ⅲ类水的标准,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们还在雄安打造“千年秀林”工程,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建设。
二是构建北三县与城市副中心一体化生态格局。坚持与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统筹推进潮白河、北运河等主要河流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工程,协同共建大尺度生态绿洲,构建由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水系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现在我们有10条路已经通了。刚才崔述强常务副市长介绍了目前整个副中心的一些基本建设情况,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北三县生态建设步伐始终都在不断加快,包括我们离副中心最近的大厂,那里有非常大的完整生态区,实现了两边真正的绿色协同。
三是打造现代化绿色临空经济区。强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生态支撑,明确生态环境准入条件,统筹环首都生态带和北京绿楔建设,构建连片森林,围绕机场周边建设2-4千米宽密植林带,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与周边保留和建设了约160平方千米的林地,恢复永定河冲积扇平原地区的主要生态功能。
四是打造大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带。优化沿河沿线生态空间格局,构建绿色生态廊道,深入开展沿线污染防治,促进大运河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着力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和缤纷旅游带。
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意见》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请问北京市在打造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方面有怎样的考虑?谢谢。
崔述强:
谢谢你的提问。刚才丛主任介绍了,这次《意见》里面明确提出城市副中心要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这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副中心的底色和特色。因为按照规划的要求,未来副中心就是要建成一个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城市,这是它的特点。可以讲在北京16个区中,这是独具特色的。
与此同时,副中心也具备这样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和条件,大家知道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但是在副中心,水资源是最丰沛的,为什么这么讲呢?过去有句老话“九河下梢天津卫”,北京的9条河都汇聚到副中心,通过海河流入渤海,水是最丰沛的,所以我们提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这次国家明确要打造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这对我们来说是应有之义,我们要牢牢把握好这次机会,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建设和谐、宜居、美丽的大国首都,高质量打造副中心。概括起来讲,就是“两个抓手、两个重点、两种力量”。
“两个抓手”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清新美丽的生态城市。目前,副中心资源禀赋在16个区里面是最好的,万亩森林公园有8个,千亩以上森林组团32个,森林覆盖率33%,我们想经过几年努力,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6.5%。同时,从水上做文章,大运河流经通州,未来将实现京冀60公里通航。刚才胡省长提到,河北正在沿副中心构建生态屏障,两者结合在一块就是大尺度的绿化。如果有机会坐飞机到首都机场降落,沿途可以看到大片的绿地,非常美。到2025年,我们的森林覆盖率还会提升,还会更美。
“两个重点”是指绿色能源和绿色建造。在绿色能源方面,我们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项行动,严控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多一些新能源的应用。比如在行政办公区,冬天采暖使用地源热泵,没有使用煤和天然气,夏天空调也是地源热泵,用的是电,今后我们更多引入绿电,风能发电,在绿色能源上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绿色建筑方面,副中心今后所有的建筑都要达到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还要依靠“两种力量”,即政府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政府要带头行动起来,调动发挥科技手段进行科技赋能,推动绿色改造。同时,把市场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这次《意见》提出,支持副中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发挥北京绿色交易所带动作用,建设全国自愿减排碳交易中心。在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标准制定、政策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通过科技和市场双向发力,把副中心建设得更好、更美,让大家今后到副中心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未来城市的标准。在这里生活、工作会感到非常舒畅,欢迎大家到副中心干事创业,成就自己的梦想。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请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总体考虑和目前的进展情况。谢谢。
丛亮: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谢谢你的提问。刚才崔述强常务副市长也介绍过,北京市通州区和河北的北三县只有一河之隔,也是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个地区经济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每天都有大量的通勤人员往返,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地方。2020年3月,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对于共同构筑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交通网络、经济体系等作出了安排。之后,又组织实施了共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等7个方面23项先行启动事项。目前,通州区与北三县的协同发展正在有序推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
为了更好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通州区和北三县的协同发展,这次《意见》提出了推动京冀两省市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目标要求,这实际上也是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经验。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一体化发展为主题。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有序推进北京部分产业和功能向北三县合理布局,逐步实现空间格局、资源配置、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的一体化。
二是着重抓好“四统一”。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坚持“一盘棋”统筹考虑,在继续抓好统一规划、统一管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统一政策和统一标准上取得新突破。
三是建立更加有效的推进机制。在规划管理、投资审批、财税分享、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探索协同创新路径,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样板。
下一步,我们将协调北京市和河北省有关方面,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加强重点领域合作,充分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质量典范。
谢谢。
寿小丽:
最后两个问题。
红星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是,大量北京工作人员在北三县居住,疫情之下,由于防控政策差异,给两地通勤造成巨大不便。请问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有哪些好方法?谢谢。
胡启生: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注。你关注的不仅仅是两地防控政策和通勤工作,更关注的是两地协同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北三县与北京市通州区隔河相望、联系紧密,每天有大量居住在北三县的通勤人员往返两地,也有不少北京居民到北三县工作生活。河北省委、省政府及廊坊市一直高度关注疫情期间北京和河北的通勤问题,与北京市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方便两地通勤人员出行。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疫情联防联控联动机制。疫情发生以来,京冀两省市在携手抗疫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京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机制和相互支持事项清单,围绕跨省市工作、居住人员建立相关制度,确保疫情防控安全和人员出入畅通。两省市公安、交通、卫健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疫情防控政策的对接衔接,努力做到政策同步调整、措施同步跟进。
二是升级双重安检为联合安检。在京冀双方的积极协作配合下,北三县所有进京检查站均实现了京冀“两站合一”一体化联勤,河北方面共派出500多名警力支援北京检查站开展工作,最大限度提升进京人员检查效率。全面推行“三统一”查控措施,即统一查控标准、统一勤务模式、统一警务处置。因为毕竟北京是直辖市,在某些工作机制和体制的运行上,直辖市和河北省还是有差别的,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做到了“三统一”。
三是提升混合安检为前置安检。针对三河燕郊地区每天有950辆次进京公交车、日均搭乘2.5万人进京的实际,这个量是比较大的,我们在燕郊设置了2个进京公交车集中检查点,派出160余名警力,一次能够对8辆公交车进行检查,已检车辆人员直接通行北京检查站,不再重复检查,全力保障交通秩序畅通有序。
四是整合“五必查”为“刷一证”。统一使用北京警方核查设备和数据,两地通勤人员通过刷身份证,一个证刷一次,即可显示身份、健康码、行程码等情况,无需逢车必检查,逢人必测温、必核身份、必验北京健康码、必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五必查”,真正做到“刷一证”替代“五必查”,查验时间压缩了近四倍。同时,对持有北京健康宝“通勤”绿色标识的人员,全部实行“免检”政策,极大提高了通勤效率,也方便了两地群众的往返和通勤。在这方面我们还要持续摸索,提升两地共同合作的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做好服务。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已经明确,北京的四大班子也已入驻完毕,但是首都“大城市病”尤其是职住不平衡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请问,如何引导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到副中心就业生活,更好地承接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谢谢。
崔述强:
谢谢你的提问。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副中心建设就是跟雄安一样,打造北京新两翼的一翼。从未来的发展角度看,两翼建设的目的是什么?刚才丛亮副主任也介绍了,就是为了承接首都功能疏解。我们现在首要的任务也是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照着这个目标,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刚才你讲到了,北京四大班子——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已经搬到副中心,1万多人过来了。说个数字,去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们发现副中心通州区的人口到去年年底有184万人,比2014年刚刚开始做疏解工作时增加了将近36万人,可以说每年平均有6万人左右到通州来。与此同时,中心城区特别是核心区的人口在下降,中心城区下降了15%。作为疏解承接来说,我们就是要打造好副中心的宜居宜业的环境。宜居就是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生态环境是最好的,搬过来后,我也在通州区工作、生活,我和我周围的很多同事都有一样的体会,大家一开始来的时候还不太适应,毕竟故土难离,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但是在这里住了一两年,大家都感受到,除了远点,别的什么都好,空气也好,满眼的绿色。11月6日北京下了场雪,雪厚14厘米,孩子、老人包括我们机关干部、企业的工作人员,都觉得特别赏心悦目。而且这个地方有水,我刚才说副中心是水资源最丰沛的地方,我们看着水,看着大运河,觉得环境非常美丽宜居。
同时,这次国家出台的《意见》又给了我们一些政策,大家到这儿来宜居是好的选择。还有宜业,很多抓住商机、先机的企业已经来了,比如首旅集团,就是瞄准我们的文旅板块、文旅功能,把集团总部迁到了副中心;华夏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也率先把总部迁到副中心。张家湾作为设计小镇,带了个头,今后将吸引全球设计师和设计机构到我们这儿来。我们要让这种承接能力不断增强,欢迎大家到副中心来。
还要把相关设施建设好。比如,我们的商业配套设施要建设好,文化的设施要建设好。我们正在完善通州体育设施,旅游设施方面,像环球影城这种旅游设施,它的辐射带动影响力是现实存在的,而且未来发展前景也非常好。此外,机关干部带着孩子来了、带着老人来了,所以养老设施也要建设好。教育、医疗等方面设施也要建设好。
教育方面,目前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正在建设,建成后将有几万名人民大学的学生要迁到通州来,这能有效承接中心城区人口的疏解;由人大附中负责管理副中心的几所学校,硬件、软件都非常好;我们正在筹建第一实验学校,属于九年一贯制,这将会解决小升初家长的焦虑。
交通网络方面要更加顺畅,从副中心到市中心,除了乘坐汽车、地铁、公交等交通方式外,我们还在打造城市铁路,延伸副中心线,实现从西客站、北京站坐着国铁到副中心上下班通勤,我们正在跟铁路部门洽商,争取能把它公交化;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将新设长阳站,服务房山长阳组团出行。
医疗方面,我们把服务保障设施建设好。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已经开诊,安贞医院主体也要迁到副中心,大家知道安贞医院是以治疗心脏病专科为主的综合性三甲医院,迁过来以后,将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些配套设施建全以后,环境将会更好、更加宜居宜业,既能创业心情还很舒畅,我相信更多中心城区的同志们愿意到副中心来工作。现在通州区有184万人,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人到副中心来,实现中央提出的承接中心城区、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目标。副中心作为重要承载地,《意见》的实施将会让这一翼打造得更加有力,发挥的作用更大。谢谢。
寿小丽: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