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10月23日,记者一行六人来到中俄边境线上曾拥有“万国商埠”美称的百年城镇——黑河,因边而建、因边而兴,她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隔江相望,同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中俄经贸合作和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支撑点。
夏天的黑河丘陵起伏、树木成荫、涧水潺潺,但这里冬天可是另外一番景象,气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已是家常便饭。和南方的草山不同,这里长满了高大笔挺的树木,虽然纤细,但是都倔强地挺立着。阳光就从树林间透射过来,映照在道路的积雪上,被雪花反射出七彩的光芒。路上的风景随着每道弯都在变幻,没有崇山峻岭,没有奇弯险坡,大兴安岭的这片森林以北方特有的形式将它的风景图画在了车窗上,似君子的坦荡荡,干净利落,落叶松和白桦树的枝头没有一片叶子,而他们的脚下,洁白一片。阳光射过山头,使得前方的路半边阴影半边闪耀,放眼望去,满眼里全是棕色,在视觉上给人一丝温暖。
接待记者一行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黑龙江跨江盾构项目负责人刘昆在车上略带自豪地介绍起了本次采访的重点对象——国家重点工程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起自黑龙江省黑河市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省市区,拟新建管道3170公里,并行利用已建管道1800公里,管径1422/1219毫米,设计压力12/10兆帕,设计输量380亿方/年。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中国境内段于2015年6月29日开工,同年12月完成1422毫米管道试验段工程,2018年完成黑河—长岭段干线和长岭—长春联络线建设并投产进气。中俄二线起自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附近漠河首站,途经黑龙江、内蒙古两省区,止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林源输油站,工程于2015年8月开工建设。
■科技创新:像分子般融入到项目建设全过程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之一,作为中国“四大能源通道”(中俄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东南海上通道)之一,每年进口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东北地区天然气短缺,改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现状,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结构调整。中俄二线管道与已建成投产的中俄原油管道(一线)并行敷设,全长约940公里,管径813毫米,设计输油能力1500万吨/年,计划2017年10月底具备投产条件,2018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项目承包方负责人伍迅介绍,整个项目前期的黑龙江跨江盾构工程是我国首次横跨中俄两国边境的盾构工程。始发竖井位于黑河市,接收竖井位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将修建两条长1139米的隧道穿越黑龙江。项目建设期间,将实行24小时连续不间断作业,作业工序复杂,风险高、难度大,而且对相关水域通航环境提出较高要求。
可以想象,在我们脚下,2.44米直径的管道正要穿江过海,最终连通中俄两国的油气动脉。穿过黑龙江,在江底21米深处打个1千多米长的洞钻过去,承受住江水庞大的压力,不能有丝毫渗漏,而且这样的稳固起码要坚持几十年!
这次穿越不同以往。伍迅说,这个工程最大的难点也是亮点在于,需要克服40多米深江水压力盾构掘进,穿越永冻土、大口径、长距离原油管道,管道的安全运行面临巨大的挑战!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压力和挑战,伍迅选择了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四工程分公司。“他们曾先后六穿长江、两穿珠江、一穿松花江、一穿钱塘江,完成的盾构隧道累计达到21000余米,有着丰富的穿越经验。”多年来,四公司承担了大量的国内外重要油气管道建设工作,掌握着国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他们一直致力于打造精品工程。
10月的黑河已经零下十多度,据说最冷的时候到过零下五十一度,再过几天,这里将滴水成冰。“如果常温下停机和休息时间占工作时间的12%,低温情况下就会到30%。”管道局四公司技术发展部部长刁凤东说。
冻土区施工,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俄罗斯远东地区冬季气温低达零下40摄氏度至零下60多摄氏度,焊接方法与常温环境下相比极为不同,保证焊接温度的准确性是首要问题。另一个难点来自于设备。通俗地说,就是施工机械的钢铁之躯变脆了,极易劳损,且伴随着打不着火等现象。
通过两次工程实践,四公司总结形成了“高寒林区湿地长输管道施工工法”和“高寒地区管线单体试压施工工法”。
2015年,四公司对高寒地区施工装备及技术展开攻关,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恶劣环境施工工效。结合以往高寒项目施工经验,四公司对高寒环境低温启动装置应用、移动电站应用、吊管机应用、设备操作注意事项、设备配件储备策略等8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措施,为在高寒环境的设备改造提供依据,为进军高端高效市场做好技术储备。
■先进管理:如榫卯对接般精确至毫厘
阔别黑河,来到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嫩江盾构项目的现场,这里的工程进度要比黑河快一些,接收井和始发井已经施工完毕,长56米、直径3米多的庞然大物——泥水平衡式盾构机躺在地上,在我们采访后的第二天就要从竖井下去,穿过额木尔河和嫩江,挖通一条1245米长的地下隧道,直达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哈达阳镇。
下车后,记者们已经熟知程序,轻车熟路地换上工服,戴上安全帽,抬脚就往工地上走,却被HSE部长王立拦了下来,“在进入施工场地参观采访的过程中,请各位远离正在施工的大型机械,为了保证安全,请带好安全帽。”
终于进到施工区,王立边走边介绍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他们将施工作业区划分为卸管布管区、管口打磨区、管口组对区和焊接区,要求每道工序的小队长兼任该区域的属地主管,形成机组长——HSE管理员——属地主管——一般员工的四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此外,他们坚持班前喊话制度,每天早晨上工前,将当日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细节喊出来,起到强化与警醒作用。
此刻,正在进行焊接施工的工人,作业中移动电站和大型吊管机,都成为大家争相捕捉的镜头。
在工地上过足了瘾,一行人来到会议室,公司总会计师郑慨光趁放映PPT的机会介绍起了嫩江盾构项目采用的P6管理软件。
P6是一款由美国Primavera System Inc公司研发的项目管理软件,全称为Primavera 6.0,人们习惯称之为P6。它主要用于对项目运行环节的计划、编制、监控、分析和控制。
2011年,管道局首次引进P6软件,并在中缅管道、西气东输三线等国家重点长输管道工程建设中使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郑慨光介绍,管道局肩负着建设国家油气通道的历史责任。那么在承担责任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何来衡量项目管理的水平,比如说提高项目管理、计划管理、费用控制的能力,有资源的配置降低共同项目的成本,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就成了工作的重点。
郑慨光给记者演示了一遍P6的功能。他在软件中输入一道工序的名称,几秒钟后,操作页面显示出由这道工序分解的14个小工序,以及每个小工序对应的负责人、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情况。赢得值曲线则反映目前的工程进度和成本控制情况。
2013年12月,四公司创新管理,把P6软件引入金陵石化长江盾构工程管理,管道局的盾构业务开始进入P6管理时代。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盈利是其最终目的。P6可以通过赢得值曲线对工程进行全面监控,时刻真实反映在工程推进过程中人员、设备、材料的投入情况以及成本控制情况。通过对工程运行过程的严密监控,P6使项目管理更科学化、规范化,从而帮助项目实现盈利。
“按照工期,每个环节应该投入多少预算,哪个环节超了标,在P6上都一目了然。如果要求提前完工,还要追加多少预算,怎样安排最合理,也只要输入你的预期目标,由P6科学计算。”郑慨光说。
目前,P6已经成为国外大型EPC项目管理的常用工具,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但是P6的使用在国内工程项目管理中还处于起步阶段。
郑慨光颇为自豪:“在国内工程建设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一家施工企业,把P6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四公司已经走在了前面。”
■企业文化:为国争光、无私奉献是石油管道人用行动写下的最美注脚
黑河盾构项目涉及到跨国业务,开工前后几个月伍迅都是在和俄方的谈判桌上度过,每一个方案,每一份合同的拟定过程都是一场“商战”。
“如果我们中方代表做不到寸土必争,那么在在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中,‘建精品工程、铸诚信品牌’和‘汇聚资源、合作共赢’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每次说到这里,项目部从上到下都是一片振奋,“伍总好样的,为国争光了!”、“国内第一、国际一流就是我们的目标!”
郑慨光跟着记者身旁充当起了解说员,“‘国内第一、国际一流’是指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管理水平、生产效率、科技贡献率、行业标准制定等主要竞争力指标,在国内排名第一,在国际进入知名工程公司前列。”
在这样远大的理想下,顾了“大家”多多少少总会愧对“小家”,说起在廊坊的“小家”,大家的脸上都带着愧疚。看到气氛有些沉默,王建新热情地邀请我们参观他们的生活区,“都想家了吧?加把劲儿再干几个月,就能回家了。来来来,参观一下食堂,条件不比家里差多少。”食堂紧挨着宿舍,都是租用附近村里的民房改建而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洗衣间、洗手间、食堂、宿舍区等一应俱全。每间屋子都有火墙(利用炉灶的烟气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采暖的设备,和火炕类似,是北方传统民居被动式节能的一种方式),室内温暖如春。
王建新说,在项目部管理中,项目部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关心人、培养人、尊重人、爱护人四个方面入手,力求让每一个员工在生活上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在事业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晚上,和我们一起吃工作餐的人当中有一位女同志,也是项目部“绿叶”中的唯一一朵“鲜花”——26岁的徐子童。小徐姑娘1米72的大个子,却有着羞涩稚嫩的纯真笑容,未语先笑,让人见之可亲。大红色的工作服里面套着嫩粉的短款羽绒服,只露出领口和下摆的一圈边儿,在满眼“硬汉子”的工地上,看起来是那么柔软。“太冷了,里面不穿羽绒服的话,就算在彩钢搭建的办公室里,也待不住。”小徐不好意思地笑。
小徐负责项目的文件控制,不用去工地上体力劳动,可这份工作也不轻松,每天早上6点集合,整个白天都在忙碌,晚上下了班回宿舍还要用笔记本电脑记录每天项目的工作情况,汇总表格,上传......直到10点多睡觉,几乎没有闲的时候,也没有周末休息,就连那件粉色羽绒服也是请了半天假去镇上买的。工作完躺在床上,有半个小时是小徐的“甜蜜时间”——去年刚结完婚就到马来西亚项目上工作的丈夫会打来越洋电话。算上小徐和她的丈夫,她们家已经是三代石油人了,像这样新婚燕尔就天各一方的忙碌,一年到头也见不着面的情况,在管道局很常见。“今年过年我肯定是回不了廊坊了,他也回不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一面,不过大家都是如此,我们也不能搞特殊,必须坚持干好工作。”语气平淡,眼底却带着一丝落寞。
记者一行采访结束,回到廊坊的第二天,小徐的朋友圈更新了一条动态,用的是《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里的一句歌词:“电话再甜美,传真再安慰,也不足以应付不能拥抱你的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