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关注 > 社会 > 正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观察 | 生态宜居京津冀的十年蝶变

发布时间:2024-02-21 10:52:02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已十年,生态环境保护是三大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在...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已十年,生态环境保护是三大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在京畿大地逐步铺展,绿色成为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日召开的深入推进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十周年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达六成左右;重污染天数均大幅削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32微克,蓝天底色更纯、含金量更足。三地水环境全面消除劣五类断面,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均动态达到“十四五”国家目标要求。“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自然美景逐步融入市民生活。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不断拓展深化。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梁文玥介绍,十年来,三地健全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流域联保联治、信息共享、执法联动、突发水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环评会商、信访举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10余项协同工作机制,生态环境、水务、园林绿化等部门携手联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大环保”系统治理。

“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大气污染一直是率先突破的最重要一环。”梁文玥说,三地持续深化合作,大力推进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等结构优化调整。同步出台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连续七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北京市率先实现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并逐步向山区居民拓展“煤改电”工程。制修订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坚持精准、科学、差异化管控,与周边城市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有效削减污染峰值、减缓污染积累,并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

4565.jpg

 2022年8月16日拍摄的北京永定门城楼。当日北京天朗气清、蓝天白云。 新华社记者鞠焕宗 摄

京津冀区域同属海河流域水系,互为上下游、左右岸。据介绍,京冀两地政府先后签署两轮次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北京市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门头沟区和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组成“保水共同体”。

123.jpg

2023年5月9日,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运河森林公园(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记者鞠焕宗 摄

在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方面,梁文玥介绍,三地积极推进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共同研究编制低碳出行碳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推动区域碳普惠项目互通互联,北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为筑牢夯实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出台,重要生态空间得到严格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和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之下,核算“生态账”,直观体现“绿水青山”的生态贡献。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方面。梁文玥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围绕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生态、绿色文化六大核心要素,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并携手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燕郊、三河6座污水处理厂按北京市地方标准建设运行。此外,白洋淀流域跨省(市)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已建立,京冀两地共同推进白洋淀上游大清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北京市房山区与保定市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共同保障白洋淀入淀河流水质。

 

来源:新华社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