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川省眉山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腹地,地处岷江中游,主城区共有背街小巷550余条。过去路不平、灯不亮、污水冒、垃圾多等现象比较突出,...
四川省眉山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腹地,地处岷江中游,主城区共有背街小巷550余条。过去“路不平、灯不亮、污水冒、垃圾多”等现象比较突出,商户、游摊小贩占道经营及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尤甚,群众要求治理背街小巷、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自2018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眉山市积极回应群众呼声,下足三重“绣花功夫”推进背街小巷精细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下足建设投入之功,实现建设维护精准化。成立背街小巷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主城区划为5个片区,设立5个专项工作组,对每条街道、人行道路面状况进行登记造册,每月进行1次全面检查,每月更新1次信息,每月向领导小组报告1次动态情况,切实做到所有背街小巷状况精准掌握。领导小组根据掌握的背街小巷现状信息,按照轻重缓急和群众意愿,有计划、分阶段推进维修改造。车辆停放无序和违规占道经营是背街小巷治理两大“顽疾”。眉山市按照“单边划线”“应划净划”原则,新划机动车位1.2万个、非机动车位0.9万个,彻底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顽疾”。通过统一发布公告、上门宣传劝导、商户自行规范、联合集中执法等形式,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有效清除违规占道经营“顽疾”。
下足力量配备之功,实现常态管理精细化。推行环卫处、所、管理员三级督察制度和日检查、周通报、月评比制度,实施“定人、定车、定点”巡回作业,采取“人工普扫+高压冲刷”方式,开展城乡接合部、河道周边、城中村垃圾专项整治,消除卫生死角,增设分类垃圾收集容器0.5万个,做到垃圾定点投放、及时收运、日产日清。重点针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以街道、路段、点位为单位划分23个网格化警务区,“面、线、点”三位一体落实责任人,采取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高频次开展规范经营行为、拆除违规搭建、清理破旧店招专项行动,有效保持背街小巷良好秩序。采取疏堵结合方式,统一规划8条街道、4个夜市摊区、3条夜宵特色美食街区,设置便民摊位1500余个,引导广大夜宵餐饮业主入驻经营,有效破解长期困扰市民的油烟污染、噪声扰民等突出问题。
下足体制机制之功,实现日常管理制度化。2018年10月起,落实100余位市区领导、300余个企事业单位,分类包保城区53个社区、1000余个网格,每周组织1次包保主题活动,每月召开1次包保协调会议,集中研究解决背街小巷出现的问题。目前,包保单位共派出干部9.6万人次,提供帮扶资金3000余万元,解决疑难问题4000余个。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制度,社区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吹哨”交办相关部门,通过“四函一报”(即宣传教育确认函、包保力量派工函、问题推进交办函、问题落实整改函、典型问题通报)的方式,形成多方联动、同向发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社区无法解决的问题妥善解决。通过发放宣传册、签订目标责任书、张贴公示牌等方式,引导商户自觉开展“门前五包”活动,通过组建由包保单位、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社区干部、“五老”人员、商户代表组成的社区巡查团,每周开展1次巡查,发现问题“一次口头警告、二次黄牌警告,必要予以曝光”,实现了由一群人创建到一城人创建的可喜转变。